王钰栋需警惕重蹈黄紫昌国字号过度使用覆辙

2025-10-13 15:42:35阅读 1 次

10月10日,中国U22男足在昆明海埂基地与泰国U22男足进行了一场热身赛。经过90分钟激战,中国队凭借蒯纪闻、杨皓宇和拜合拉木的进球,以3比1逆转战胜对手。这场比赛中,中国队上半场以一套轮换阵容应战,陷入落后局面;下半场派遣主力球员登场后迅速扭转局势,拿下胜利。

王钰栋需警惕重蹈黄紫昌国字号过度使用覆辙

比赛中,王钰栋遭到泰国队员的严重犯规引发关注。赛后,有球迷上传视频显示,王钰栋不仅在比赛中多次完成突破和助攻,也受到了对手恶意侵犯。关于是否安排年轻球员参与这样高强度的热身赛,球迷意见不一。有人认为多踢比赛有助于锻炼提升,但也有人担忧像王钰栋这样的核心球员承担着俱乐部和国家队双线任务,需要被保护避免过度消耗。

目前来看,年仅18岁的王钰栋已在浙江队中超联赛中表现抢眼,本赛季25次出场攻入11球并奉献4次助攻,是本土前锋中的佼佼者。然而,他的作为“多面手”的使用模式,可能会加速消耗这位年轻球员的潜力。教练和管理层应更谨慎地制定培养计划,避免短期目标蚕食他的长期发展空间。

这种警示并非空穴来风,中国足球历史上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2018年,当时21岁的黄紫昌以“希望之星”身份崭露头角,仅在中超联赛就贡献了5球1助攻。然而,由于在俱乐部和国字号球队的多线作战,黄紫昌在“高强度征战”下遭遇疲劳性骨折,他的职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时至今日,无论个人状态还是心理层面,黄紫昌似乎都难以回归巅峰时期的水准。

从黄紫昌身上可以反思,中国足协和俱乐部在培养年轻球员时,过度使用带来的风险。不仅是身体层面的伤病隐患,频繁的赛事安排也会对年轻球员的心理状态和信心产生负面影响。科学的成长规划应该包括系统训练、合理休息与赛场经验的均衡,而非将其视为解决球队战术问题的“万金油”。

放眼国际足坛,西甲毕尔巴鄂竞技青训研究指出,17至19岁是球员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身体骨骼尚未完全发育,过度的训练与比赛可能带来伤病风险,从而严重影响球员的职业生涯。像亚马尔这样的年轻天才也面临着类似问题。因此,即便是世界级俱乐部,也在尽力规避让核心新星陷入“透支式使用”的争议。

王钰栋的崛起路径与黄紫昌当年的状况颇为相似。如今,他已是U22国家队和成年国家队的核心球员,但在热身赛中频繁被派遣登场,俱乐部也对他依赖有加,这种高强度任务对尚未完全成熟的年轻球员存在很大的长期风险。教练组应更注重合理轮换和科学安排,避免过多赛事挤占年轻核心的成长时间。

国足主教练范志毅曾提醒:“像王钰栋这样的小将,不仅需要给他更多成长空间,还要宽容面对他在比赛中的突破和探索。”的确,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既能保障球员在比赛中稳步提升,又能避免因高负荷而导致受伤甚至职业生涯下滑。

更重要的是,王钰栋的健康和长期发展比一场场热身赛的胜负更具有战略意义。在当前中国足坛困局下,成绩压力已让一些年轻天才成为了政绩目标的牺牲品。然而,一个健康可持续培养计划比任何短期的胜利都更能为中国足球注入动力。对此,中国足协应认识到:未来之星的成长不应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王钰栋需警惕重蹈黄紫昌国字号过度使用覆辙

热身赛本应以锻炼队伍、摸索战术为主,而不是一味苛求短期成绩。年轻球员需要在保护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否则过度使用不仅让他们身心俱疲,也可能导致意外伤病。因此,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必须吸取前车之鉴,避免王钰栋成为继黄紫昌后又一个被“用废”的年轻天才。

分享到

安全连接与信息防护

kaiyun采用银行级数据加密与全球主流加密标准,保障用户在平台使用过程中的隐私安全。

Visa
Mastercard
PayPal
Apple Pay
FPX